跳到主要內容

2019年10月11日星期四:「社會運動:為何人們開始走上街頭?」




狸民們今天好嗎?有開心的事情嗎,還是解決了什麼麻煩讓自己因此好過一些呢?

有沒有覺得,我們每天盡力生存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更好的生活?狸長想了想,覺得社會運動好像也是這樣吧,我們不都是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嗎?

那麼社會運動又是什麼呢?

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主要是一群有著共同不滿的人民,藉由政府體制外的方試圖法影響現有決策或社會現象,來推動或者阻止社會變革。

簡而言之,便是為某種權利發聲的一群人想要喚醒大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

它是一種群體行動,也是一種政治現象。

從教育部辭典的解釋來看,「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政治」即指管理眾人的事。我們日常生活所有的事情確實都在法律及政策的規範、保障和影響之下,可以說生活處處有政治,而社會運動作為影響眾人之事的群體行動,自然具有更深的政治涵義了。

社會運動的發展,和城市化、教育漸漸普及(包括文學的廣傳)還有早期經濟活動轉型有一定程度上的關聯,這使得人們開始意識到權利的爭取。早期的社會運動通常解決了例如工人階級的經濟福利、政治自治等問題。

由於社會運動是以人民主導「自下而上」的行動,也參與到現代民主化的進程,並在民主化之後更加蓬勃,成為人民表達異議的重要方式。

社會運動的分類
社會運動的主題各式各樣,而在類型方面從方式的溫和或激進、參與人數的少或多,大致上則能分成四類(有時訴求過程中會混用,或者各類型成為該運動發展的不同階段)。

(一)選擇運動:方式溫和+少數個體:例如公開簽名反對或贊同的請願連署。

(二)救贖運動:方式激進+少數個體:例如公開靜坐絕食抗議。

(三)改革運動:方式溫和+多數公眾:例如遊行、罷工等。

(四)革命運動:方式激進+多數公眾:致力於從根本推翻現有體制,並根據己方意識形態重組社會,著名的革命運動像是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運動、辛亥革命。


狸民們覺得如何呢?

由於社會運動的本質可說是提出異議,打破社會平靜,以至於時常受到旁觀者抨擊,但是老實說沒什麼人不喜歡安定的生活,如果人們願意自找麻煩去參加,表示那份信念不能退讓。

抨擊無可厚非,不過光是抨擊而沒有了解、思考他們的訴求,會不會有點可惜了我們身處在民主國家呢?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看世界
#跟著狸長看時事
#民主才有人民發聲的權利
#高壓極權只想抹殺一切人民聲音
#那種所謂的安定是真的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