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四一二事件」




還記得前陣子狸長跟你們分享過,
那個「沒有用的東北停戰協議」嗎?

在國共這兩個小兄弟內戰前,他們可是要好過一陣子啊!今天讓我們認識他們分手的標誌事件「四一二事件」吧!

清黨:四一二事件
1927年4月12日, 中國國民黨 在 蔣介石 的領導下,於上海以「清黨」為名,發動「四一二事件」,是清黨行動第一期中的標誌性事件。對中共而言,這是蔣介石在大陸進行「白色恐怖」的開端。

聯俄容共
1923年,為了尋求中國統一與獨立自主, 孫中山 與共產國際合作,將中華民國政府大本營遷回 廣州,對抗北洋政府。蘇俄給予孫大量武器和財政援助,並派出顧問鮑羅廷幫助孫建軍北伐,在蘇聯的影響下,還讓大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史稱「聯俄容共」。

國共邁向分手之路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部發展迅速,造成 黨內分化 。11月23日,為了對抗黨內中共黨員,中國國民黨的部份中央執行委員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通過決議宣佈中國共產黨非法,並通過了一連串 反蘇 、 反共 、 反國共合作 等的議案,史稱「 西山會議 」。直至1926年3月爆發的「 中山艦事件 」,國共兩黨進一步決裂。

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6年7月1日, 蔣中正 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然而,此時的國民黨內部早已因北伐爭議、蘇聯介入、容共等問題而分化。

1926年10月~1927年3月21日,中共組織上海工人發動3次武裝暴動,反北洋軍閥政府。最後一次暴動中,在 周恩來 等領導下,革命軍占領了租界外的上海市區,造成共產黨與蔣介石爭奪上海控制權,成為蔣介石清黨原因之一。

然後蔣中正準備要清黨啦!
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吳稚暉提出發動「 護黨救國 」運動。4月2日,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召開全體會議,提出檢舉「共產黨連結容納於國民黨之共產黨員,同有謀叛證據」,訂立「清黨原則」並組建「清黨委員會」,進行反共清黨準備工作。

1927年4月5日, 蔣介石陣營的 青幫 成員組織「中華共進會」和「上海工界聯合會」,以對抗中共領導的上海總工會。

清黨開始
4月11日,蔣介石密令「已光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杭州四一一事變」中約30多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和親共人士被逮捕,同日晚上,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被誘捕殺害,使得隔日鎮壓上海總工會的行動順利進行。

4月12日凌晨,青幫成員從上海租界衝出,向中共領導的上海總工會 發起攻擊,並佔領會所及各區駐所。白祟禧率領的國民革命軍以「工人內訌」為由,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沒收三千支步槍」,殺傷300多人。

4月13日,上海總工會召開工人大會,聲討蔣介石。

會後,約10萬多工人、學生上街向國民黨請願,要求釋放被捕工人,交還糾察隊槍械。遊行期間,埋伏的士兵突然用機槍向人群掃射,當場擊斃10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拘捕200餘人。其後,蔣介石下令解散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上海總工會和一切共產黨組織,搜捕共產黨員及支持者,並將首要份子槍決。至15日,上海有300多人被殺,1000多共產黨人被捕,5000多人流亡失蹤。

四一二事件的意義
「四一二事件」是清黨行動的第一階段,標誌著 國共分裂 及內戰的開始。對國民黨而言,一連串的清黨行動使黨內的組織結構破壞,人才流失。

蔣介石為對抗武漢政府,鞏固自己的權力,冤殺上十萬國民黨普通黨員。雖然清黨的確令蔣介石在黨內獲得更高的權力及地位,但同時也使地方幫會、豪強等加入黨內,為國民黨埋下隱患。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看歷史
#又是一個資料多到爆炸的國共史
#他們之間的情愛糾葛是不是很難懂呢?
#狸長也覺得很難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