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台灣也有活火山?」




狸民們有沒有注意到前陣子的「火山」新聞呢?

中研院經過多年監測,確定大屯山龜山島都是 活火山 !

怎麼樣算活火山?
活火山必須具備「萬年內有噴發紀錄」、「底下有岩漿庫存在」兩個條件。像是義大利的 維蘇威火山 、日本的 富士山 、美國的 聖海倫火山 ,都是有名的活火山呢!

經過長期監測,大屯火山、龜山島都符合活火山的條件。

有趣的是,大油坑地區還首次觀測到類似動物「心跳」現象,平均約每18分鐘就會發生一次地震。


火山噴發怎麼辦?
火山噴發帶來的影響要視規模而定,如果龜山島火山噴發,有可能造成島嶼塌陷,引發海嘯影響宜蘭平原一帶。而假如大屯火山群噴發,伴隨而來的地震、火山灰,則可能對整個台北地區帶來不小的危害。

不過請各位不用過於擔心,中央研究院早在2011年,便建立了 大屯火山觀測站,對大屯火山、龜山島與北臺灣附近的海底火山進行長期的監測。

經過不斷的研究與監測,了解火山習性,透過儀器觀測,便可以預估噴發時間、規模和地點。火山噴發的前幾週便能提前示警,讓大家做好防災準備,將火山帶來的災害降到最低。

而台北市在去年大規模防災演練時,也將「火山爆發」列入計畫中。

如何監測火山活動
大屯火山觀測站,監測的內容包含「火山氣體」、「地表溫度」、「地殼變形」與「地震活動」。這些監測項目,到底和火山活動有什麼關係呢?

接下來就讓狸長一一為大家介紹吧!

(一) 火山氣體監測
不論火山處於活動或休眠狀態,只要有岩漿活動,就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也可能會釋放出二氧化硫、硫化氫、氫氣、甲烷,以及氦氣、氬氣等微量氣體。若是火山噴氣中這些氣體的含量突然增加,就表示地下有新的岩漿補充,後續便可能會有火山活動,而需要密切監測。

國外許多研究都指出,在火山大規模噴發前,逸出的氣體成分會有明顯的變化,所以針對火山氣體的監控,可說是火山監測的重點事項!

因為火山氣體也會進入溫泉水與土壤中,所以觀測站除了定期直接採集火山氣體以外,也會採集溫泉水和土壤氣體,進行分析。

(二) 地表溫度監測
如果火山地區底下有岩漿庫、殘餘的岩漿,或有後火成活動,通常在地表附近會有較高的地溫,地下的地溫梯度也會偏大,並呈現較高的熱流值。

透過長期的溫度監測,便可從溫度的變化趨勢,推測出地下火山活動的變化。

(三) 地殼變形監測、地震活動監測
當岩漿上湧,或是岩漿造成地下熱水的系統壓力增加時,會擠壓到周圍的岩體,若是擠壓的力道過大,便會使岩體破裂,造成許多微小的地震。

這種火山岩漿移動造成的地震,和一般斷層造成的地震不同,具有特殊的單一頻率地震波,其特定的頻率也和不同的火山活動型態有關,甚至可以反映地震波是來自多深的岩漿庫。

岩漿和地下熱水造成的壓力,除了可能造成地震以外,也可能使地殼微微隆起,變形。因此透過GPS來監測地殼的微小變形,也有助於推測火山活動情況。

想了解更多關於火山的研究嗎?
狸長在這邊推薦給你一系列的延伸閱讀!

最後再來聽一首伍佰老師的歌曲〈火山〉吧~


伍佰〈火山〉官方MV完整版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看臺灣
#一起聽火山!
#心裡的岩漿快要滿滿滿滿滿了出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