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石牆暴動 X 同志驕傲日」




台灣在同志運動這麼多年後,同性婚姻終於在5/24的時候合法化了!👏

那麼,其他國家的同志運動又是怎麼開始的呢?

石牆酒吧 (Stone wall Inn)
故事要從這個地方說起。

在1950以及1960年代很少有機關公然歡迎同性戀,那些歡迎同性戀的通常是酒吧(即使老闆以及經理通常很少是同性戀)。

石牆酒吧則是在1967年3月18日開幕,在當時是美國最大的同志商業設施,經營狀況十分良好,但也與當時大多數的同志酒吧一樣經常成為警察突襲的目標。

在這個時候,石牆酒吧是由黑手黨所經營,聚集了各式各樣的贊助者以及歡迎在同志社群中被認為最窮以及最邊緣的人們,像是:異裝皇后、跨性別者,有陰柔氣質的年輕男人、有陽剛氣質的女性、男妓以及遊民。

暴動前的他們
在石牆暴動以前,警方對同性戀酒吧和夜總會的搜捕行動是城市同性戀者生活的一部分。警方通常會登記出席的人的姓名以便用於報紙的刊登,然後把儘量多的同性戀者押上警車。

接吻、牽手、甚至在同性戀酒吧出現都是被逮捕的理由。

「什麼?出現而已也有事?」嗯,所以他們就爆炸了。

石牆暴動 (Stone wall Riots)
在黑手黨的賄賂之下,警方一般會挑選非假日並且人潮最少的時段去檢查,但當天凌晨不知為何,店方並沒有收到通知,警方挑選了人潮正多的時候突擊,同性戀長久累積的不滿,加上警方對變裝皇后下手,導致群眾憤怒的情緒。

人群開始向警方投擲石塊和瓶子。當警方進到店裡面的時候,一些人開始試圖點燃噴向門裡面的可燃液體。人群開始擴大,他們開始唱著「同性戀力量」(Gay Power!)的歌,並且在隔天晚上引發了更多抗議活動,甚至在數晚後再次爆發。簡直是連環大爆炸。

幾週內,村民迅速組織了一個積極的團體來建立一個讓同性戀者可以公開他們的性傾向無須擔心被捕的地方。在石牆暴動後,在紐約市的同志們面對性別、種族、階級以及世代的障礙變成一個有凝聚力的社群。

在六個月內,許多專注在對抗性手段的同志社群、以及為了宣傳同志權益的報社在紐約被建立起來。接著在數年內,同志權利組織從美國到全世界遍地開花。
驕傲遊行 (Gay Pride)
在1970年6月28日,第一場驕傲遊行 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以及芝加哥舉行,並在其他城市也舉辦了類似的活動。現在,驕傲運動每年六月底在世界各地舉行,以紀念石牆暴動。

石牆國家紀念區於2016年在該地建成。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看世界🌏
#不一樣也一樣
#彼此尊重很重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