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天災系列③:地震

這個系列來到③了!

狸民不可不知的地震二三事





咦!台灣一年的地震超過萬次?

目前每年約可偵測蒐錄到將近40,0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1,000 次。

地震發生次數最多在1999年,主要是受到921集集大地震影響,該年共發生49,928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達3,233次之多。

就災害性地震資料統計分析,從1901(明治34、光緒27)年至今計有102次災害性地震。




地震規模5.0相當於黃色炸藥477噸的用量

很驚人吧!

規模6.2則幾乎等於1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嚇不嚇人?


「規模7.3 某某市6級」

我們常見這樣的句式,但是規模與級數有什麼差異呢?


規模是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

臺灣所採用的計算方式為芮氏規模,在敘述時以「規模5.0」、「規模7.3」的方式來表示,數字的後面不加「級」字。

地震規模每增加「1」,所釋放的能量約為前一個等級的31~32倍。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規模與震度


級數是震度用的標示,指地震時人們對於地面震動的感受程度,或物品因震動遭受破壞的程度。中央氣象局利用地震觀測站所記錄的最大加速度,計算出各地區的最大震度,表達方式為數字後加「級」,如:「臺中市6級」、「臺北市4級」。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什麼?

被包含在住宅火險保單內,是政府自從921大地震之後建置的制度,並且為了能夠讓被保險人能夠儘速拿到保險金重建家園,保險金額以保險標的物之重置成本定之。

重置成本則依照其投保時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台灣地區住宅類建築造價參考表」之「建築物本體造價總額」計算之,即以建築物構造每坪單價乘以建築物使用面積,其重置成本逾新台幣150萬元者,保險金額為新台幣150萬元。

基於上述本保險建制的目的與保險金額訂定方式,民眾投保時不可以貸款金額作為投保金額。 


參考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百問/54. 臺灣的地震頻率如何?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規模與震度

地震保險學習區 » 常見問答集錦

 

#跟著狸長過生活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愛自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