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民們有出國的經驗嗎?覺得國外的街景招牌跟台灣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有或沒有都沒關係,狸長今天要介紹一本書,
透過日本人的角度來告訴大家,他覺得台灣的招牌有趣、有特色的地方在哪裡!
《字形散步 走在台灣:路上的文字觀察》
(タイポさんぽ 台湾をゆく: 路上の文字観察)
作者:藤本健太郎、柯志杰
作者寫到一半都會冒出這些小劇場,讓我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覺得以往平淡無奇的事物,甚至是被大家詬病的舊時代產物(例如:山水畫變電箱),也變得鮮活有趣了起來。
每天走在路上,習以為常的那些日常街景,有人覺得美,有些人覺得醜,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台灣特色文化的其中一種。有趣的是,透過外國人的觀點,會發現許多自己不曾注意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很理所當然,看在別人的眼中居然這麼的多采多姿。
狸長就不再多爆雷啦!歡迎大家到書店去翻翻這本書唷!
-
參考資料
博客來網路書店
-
#狸長日安
作者:藤本健太郎、柯志杰
譯者:廖紫伶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9/04/03
日本和台灣一樣都有「漢字」的系統,台灣也因為曾受日本統治,受到日本設計文化很大的影響,卻也因為文字的使用習慣、語言文化、與後來的統治政策下,在表現上有很大的不同。
透過作者的敘述,在看到一些舊時代的影子的同時,發現一些台灣獨有的風采。
例如其中有一篇就寫著:
——不知為何,台灣人真的很喜歡「の」這個字。我是指日語中平假名的「の」。各位可能不懂我到底在說什麼。總之在台灣的街頭,時常都能看到這個「の」。至於出現的頻率,有點類似在森林裡散步時看到松鼠,或是在沙灘上散步時看到藍色玻璃瓶的碎片這種感覺。並不是到處都看得到,但也不是很少見。這種頻率真是讓人非常愉快呢!
松鼠……嗎……?(如果松鼠是「の」,那狸長是什麼字呢?)
雖然時常看到日文被混用在中文裡,但其實常常是錯誤的使用方式,日本人居然不覺得莫名其妙,反而覺得是松鼠嗎?
——不過,回頭去看的話,其實日文中的「の」原本就是從漢字中的「乃」字衍生而來的。所以實際上,這應該是日本培育的「乃」的子孫回到自己的根源文化圈,然後在這裡找到新的活躍場所吧!
——「の」,希望你之後要繼續加油。如果可以的話,希望「な」和「と」這兩個朋友也能和你一起流行起來。這樣的話一定會更有趣吧?我忍不住這麼想。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9/04/03
日本和台灣一樣都有「漢字」的系統,台灣也因為曾受日本統治,受到日本設計文化很大的影響,卻也因為文字的使用習慣、語言文化、與後來的統治政策下,在表現上有很大的不同。
透過作者的敘述,在看到一些舊時代的影子的同時,發現一些台灣獨有的風采。
例如其中有一篇就寫著:
——不知為何,台灣人真的很喜歡「の」這個字。我是指日語中平假名的「の」。各位可能不懂我到底在說什麼。總之在台灣的街頭,時常都能看到這個「の」。至於出現的頻率,有點類似在森林裡散步時看到松鼠,或是在沙灘上散步時看到藍色玻璃瓶的碎片這種感覺。並不是到處都看得到,但也不是很少見。這種頻率真是讓人非常愉快呢!
松鼠……嗎……?(如果松鼠是「の」,那狸長是什麼字呢?)
雖然時常看到日文被混用在中文裡,但其實常常是錯誤的使用方式,日本人居然不覺得莫名其妙,反而覺得是松鼠嗎?
——不過,回頭去看的話,其實日文中的「の」原本就是從漢字中的「乃」字衍生而來的。所以實際上,這應該是日本培育的「乃」的子孫回到自己的根源文化圈,然後在這裡找到新的活躍場所吧!
——「の」,希望你之後要繼續加油。如果可以的話,希望「な」和「と」這兩個朋友也能和你一起流行起來。這樣的話一定會更有趣吧?我忍不住這麼想。
作者寫到一半都會冒出這些小劇場,讓我們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覺得以往平淡無奇的事物,甚至是被大家詬病的舊時代產物(例如:山水畫變電箱),也變得鮮活有趣了起來。
每天走在路上,習以為常的那些日常街景,有人覺得美,有些人覺得醜,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台灣特色文化的其中一種。有趣的是,透過外國人的觀點,會發現許多自己不曾注意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很理所當然,看在別人的眼中居然這麼的多采多姿。
狸長就不再多爆雷啦!歡迎大家到書店去翻翻這本書唷!
大家有沒有推薦哪個台灣有特色的招牌讓狸長認識呢?
-
參考資料
博客來網路書店
-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認識台灣
#跟著狸長讀好書
#台灣的招牌字很精彩豐富呢
#外國人看台灣的視角真的很有趣
#所以大家覺得狸長是什麼字
#跟著狸長讀好書
#台灣的招牌字很精彩豐富呢
#外國人看台灣的視角真的很有趣
#所以大家覺得狸長是什麼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