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知名人物猜謎★-Part 10


新年的猜謎時間來了!
讓我們看謎題是什麼吧!








難易度★★★★
提示:
1.台南文學家。
2.最早的台文史。
3.當過小學老師,也當過大學教授。
4.「在台灣文學最昏暗的時刻,用鄉土點亮一盞燈。」



這一次的題目稍微有點難,所以狸長調整成四顆星的難度。如果有在關注「台灣文學」的狸民一定可以一秒回答出來的!









⚡⚡⚡防雷層⚡⚡⚡ ⚡⚡⚡防雷層⚡⚡⚡ ⚡⚡⚡防雷層⚡⚡⚡ ⚡⚡⚡防雷層⚡⚡⚡ ⚡⚡⚡防雷層⚡⚡⚡








緊張!緊張!緊張!
刺激!刺激!刺激!
答案揭曉

本次的答案是:葉石濤

狸民們答對了嗎?

葉石濤(1925-2008)

出生在日治時期的台南白金町(今為民生路三巷),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葉石濤從十六歲開始文學創作的生涯,撰寫日文小說〈征台譚〉、〈媽祖祭〉。在經歷戰後的文化政策影響,為了克服語言的斷裂,葉石濤以《紅樓夢》學習中文,並改用中文創作,著有《葫蘆巷春夢》、《紅鞋子》等小說作品。

葉石濤在二十七歲(1951年)時,被戒嚴時期的政府以「知匪不報」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即使後來獲得減刑,經過三年後出獄,白色恐怖的陰影也讓他的創作生涯中斷了近十年的時間,這段經歷也讓葉石濤下定決心:以「重組戰後台灣知識分子的受難史」為奠定台灣文學的根基。

入監服刑出獄後的葉石濤,無法回到原本任職的學校教書。在顛簸的代課教職生涯中,夜晚的廣泛閱讀充實了他的生活,也開始在閱讀後撰寫關於台灣作家、日本作家的文學評論,又於1965年11月《文星》九十七期中,發表〈台灣的鄉土文學〉一文,為接下來的「台灣文學」論述進行準備。

經歷漫長的資料蒐集,並透過《文學界》成員的協助,自1984年起,葉石濤藉由不用教書的暑假期間,專心著述,終於在1987年完成《台灣文學史綱》,將台灣文學史的主要輪廓(outline)呈現於世人眼中。此書定名為「史綱」而不是「文學史」,主因在於成書時仍處戒嚴年代,台灣文學史料與研究十分稀缺,並非完整的台灣文學史全貌,故以史綱為名。

此書的問世,開創了台灣文學研究,後續撰寫台灣文學史的學者,亦將此書奉為啟蒙之作。《台灣文學史綱》在2000年翻作日譯出版,之後又在2010年出版日譯註解版,後者更新了許多葉石濤當時無法完整收錄的作家資料,並修訂了不少誤謬。而葉石濤在此書完成以後仍筆耕不輟,陸續發表了:《台灣文學的困境》、《展望台灣文學》和《台灣文學入門》等等,對於台灣文學的論述。

葉石濤的一生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六十年,出版的書籍超過百本,主要作品以小說、文學評論、散文、隨筆、書信、回憶錄、文學史專著、翻譯等,橫跨日治時代及戰後兩個世代,大部分的作品都以本名發表,另有鄭左金、鄧石榕、葉松齡、周金滿、許敦禮、邱素臻、酪青、瓔珍、李淳等筆名。

《台灣文學史綱》(誠品線上)
《葉石濤集》(博客來)



【參考資料】


#狸長日安
#台灣第一部文學史作者
#經歷白色恐怖的知識份子
#筆名超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