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
豫劇和歌仔戲、京戲是臺灣三足鼎立的傳統戲曲。「豫劇」發源於中國河南省,因河南舊稱為「豫」,故得此名。因使用「梆子」這種擊打樂器作為伴奏,亦稱作「河南梆子」。其特色為唱腔鏗鏘大氣,表現人物情緒而抑揚有度,且咬字清晰,收腔的同時會有假聲高音的「謳」,又稱「河南謳」。角色分為「生旦淨丑」,因為地域不同,唱腔和表現手法也有不同的流派和劇本延伸。而1949年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台的豫劇團體,經過漫長的臺灣文化影響,在創新改革中,融入了不少新的樂器、臺灣在地故事作為劇本,形成新型態的豫劇表演。
「臺灣豫劇團」的淵源
1949年,經歷戰事浮沉的「中州豫劇團」來到臺灣,立基高雄左營。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與同好遂以「中州豫劇團」為底,在當時的國防部支持下組建了「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
1996年,飛馬豫劇隊改隸屬於教育部,並且更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經過2008年改隸文建會,更名「臺灣豫劇團」;又在2012年文化部成立後,正名為現在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臺灣豫劇團在高雄左營耕耘七十年,不斷努力創新,融入臺灣在地人文風情,形成獨特的臺灣風格豫劇。每年皆製作年度大戲,結合現代劇場菁英並廣於跨界合作、教育推廣,足跡履及海內外,成果豐碩。
近兩年因為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少影響,當然也包含藝文團體的展演活動。最近,台灣的防疫效果提升,可望解封的同時,不少活動也開始正常展演。狸長平時也喜歡看戲曲,正好發現「臺灣豫劇團」在五月開始有巡迴表演喔!目前還有門票,狸民們如果對豫劇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前去觀賞──
《金蓮纏夢》介紹
狸長提醒狸民,參與大型展演活動也必須做好個人防疫喔!
展演資訊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臺北場: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場館地址: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時間: 2022/5/21 (六)─2022/5/22 (日)
高雄場: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場館地址: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61號
時間: 2022/6/18 (六)─2022/6/19 (日)
參考資料
#狸長日安
#跟著狸長賞藝術
#臺灣豫劇團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