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居住正義:你我都能實踐的理想》讀書筆記EP1:居住正義的範疇

 



各位狸民們大家好~
大家還記得上個月狸長介紹了「居住正義」的觀念嗎? 


上次只是簡單介紹從人權角度出發,提供各位一個對台灣房價、居住不平等現況的反思角度。

這次就讓我們一起用一個月的時間,透過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地政專家──張金鶚教授所著的《居住正義:你我都能實踐的理想》一書,一起來了解,台灣的居住正義有哪些具體內容吧!

從今天開始到月底為止的每個禮拜天,和狸長一起來讀好書、畫重點,一起來認識「屬於你的居住正義」!


【讀書筆記第一集】:居住正義的具體範疇

雖然一談起「居住正義」,總是會讓人想到「高房價」或「打房」等與房地產、投資炒作等相關的議題,但其實居住正義包含的範圍很廣,我們可以參考張教授的書中的分類方式,來了解居住正義的「四大面向」: 


(1)居住安心:
讓居住者在取得、使用住屋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不論是購屋、租屋的交易過程,或居住的環境,使用者都應該受到保障。


(2)居住公平:
透過相關稅制、法規的調整進行規範,使房地產作為一種兼具「消費性」(居住使用)和「投資性」(投資用)的商品,能夠達成市場上分配的公平與效率。

我們最不該忘記的是,房子本就應該以「居住」為主要目的,其次才是用於投資。


(3)居住保障:
保障弱勢的居住權,使每個人都能有「住者適其屋」的機會。除了健全而誠信的房市,不買房的人也要有健全、透明的租屋市場可供選擇。

而容易被忽略的「非經濟弱勢租客」(如單親家庭、高齡獨居租客等),也應該設法協調社會共識,避免「租屋歧視」,以保障其居住權。


(4)居住尊嚴:
居住正義的終極目標便是整個城市──甚至國家──屬於每個人的、全面的,居住品質的提升。

不僅是個人住家空間,更包含公共設施與整體市容的規劃,都要能兼顧生活需求、環境保護和文化歷史等各方面考量,營造出屬於整個地區所有居民,能夠共同享受的居住品味。


【我想自己讀】 

這次的筆記主要整理自:第二章第一節〈從居住安心到居住尊嚴的理想境界〉,親自閱讀會有更完整的論述喔~


【狸長小心得】

張金鶚教授在這本書中,不只描述了對「居住正義」的見解,更反思了自己從「學者」到「執政者」的身分轉變。並根據其中心路歷程的變化,向讀者分享居住正義在「理想面」與「執行面」上不同的考量與落差,是一本清晰易懂的好書。

非常推薦想了解「居住正義」的狸民們,可以跟著狸長在這個月裡,一起讀一讀這本書。

也非常歡迎讀過的狸民們分享心得,看看你和狸長畫的重點有什麼不一樣喔~


#狸長日安
#狸長的線上讀書會 
#狸長公民小教室
#屬於你的居住正義


留言